/资讯中心/趋势研究/筑牢互联网金融监管底线 加强对平台监管

筑牢互联网金融监管底线 加强对平台监管

发布时间:2016-07-04 分类:趋势研究 来源:金融时报

日前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获民政部批准成立,并以通讯方式召开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2016年第一次会议,审议并发表和通过了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自律惩戒管理办法》,决定于2016年7月发布实施。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,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
强化监督管理是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新重点。此前不久,上海证监局于6月8日印发《关于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》,根据业务实质明确责任的“穿透式监管”在上海落地,对P2P网贷平台及互联网跨界金融业务行为明确了具体的限制性规定。密集的监管新政、自律管理办法的出台,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过渡。

众所周知,2013年被誉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。此后的两年时间里,该行业在中国快速崛起,为普惠金融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。但是,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,其金融风险也在逐步积聚。随着金融风险逐步暴露,各方都意识到树立行业规范、加强行业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不少专家和媒体表示,2016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,也是行业整治和洗牌之年。

从无到有,由乱到治,这几乎是所有新兴行业的发展规律。然而,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从野蛮生长、投资者竞相追捧,到风险加速释放、监管不断完善也有其自身特色。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相比,中国最大的特点在于市场环境基础不同: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教育和信用体系建设尚不成熟。这也对我国筑牢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更大挑战。

首先,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。

2015年以来,随着P2P平台“跑路”增多、庞氏骗局的曝光,很多人谈P2P色变。但如果仔细分析,有两类人极易成为这类平台的受害者。

其一是缺乏金融常识者。据统计,老年人是很多金融诈骗的首要“诱惑”对象。这部分群体往往有一定积蓄,却缺乏风险防范意识。在较高收益的诱惑下,很容易走入骗局。同样,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、缺乏金融常识的群体也容易成为受害者。

其二是对风险心存侥幸者。与第一类群体不同,这部分投资者可能有高学历、高收入,甚至不少人还对金融风险有所认识。这部分群体之所以“踩雷”,往往是对所谓大平台、政府背景的盲从心态,或者对“接盘侠”、“刚性兑付”的笃信心理所导致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当前其他投资产品门槛过高以及回报率偏低的背景下,抵制诱惑并不容易。超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对风险估计过度乐观的投资者,加上部分平台刻意宣传其所谓的“背景”,多数人都以为自己能在风险爆发前全身而退,或者即便平台出现问题,仍企望政府帮助追回损失。

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判断、认识、应对风险,这是金融普及教育的第一步。可以说,虽然当下文盲少了,但是“金融文盲”的扫除仍然任重而道远。不断学习和提升金融知识,不仅是专业人士的需求,更是投资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。

其次,应加强事前监管和预警。

民众轻信只是一个方面,溯本清源还需对平台加强监管。

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,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起步阶段,仍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。例如,在P2P发展的初始阶段,美国已有相对成熟的征信机制和信用体系,网贷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。相对而言,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。国内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,其牵涉的领域众多,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。

如何用监管创新提升监管效率,让监管不滞后于行业发展,考验着监管者的智慧。一旦过度监管,则有因噎废食、阻碍创新之嫌;如果监管缺位,又会积聚风险,损害投资人利益,长此以往,也会影响行业本身的发展。那么,在行业自律之外,监管者又如何专业履责呢?

目前,监管的主要方式包括事前检查筛选、准入监管、业务资质监管、现场检查等。而从保护投资者利益、减少行业风险的角度考虑,未雨绸缪、防患于未然的监管效率更高。

一方面,应破除信息不透明带来的浑水摸鱼现象。产品登记、信息披露和资金托管,这三条规则是底线、是基础。如果能够严格践行这三条硬约束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平台的“非分之想”,抬高其违规操作的风险和成本。其实,信息披露的程度通常是判断平台经营真实性的重要依据。上海互金行业协会在5月份公布的全国首个P2P平台信息披露细则就明确规定,平台的主体信息、产品信息、业务信息、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五大类共49项应按月披露。

另一方面,应利用大数据等创新性的监管技术和手段,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平台进行预警。实际上,很多“跑路”平台都有先兆,只是在证据不足时,监管方只能通过约谈、警告等方式进行“威慑”,并无直接管辖、调查权。这导致了很多平台风险不断积聚。

总之,互联网金融正在经历发展的关键期。如何能够避免大起大落,实现相对平稳的过渡,取决于长效、合理监管机制的确立和有效实施。而其中,加强投资者教育、强化有效监管特别是事前监管,是构筑互联网金融监管底线的紧迫任务。

无论如何,虽然对金融创新应持宽容态度,但这并不意味着P2P行业发展就可以无视金融规律和金融风险。随着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落实,行业洗牌、转型阵痛都是发展的必经阶段。也唯有历经锤炼,互联网金融产业才能走出“雷区”,真正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。